(资料图片)
人民网厦门4月13日电 (张萌)近日,《厦门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年内需要完成的重点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包括建设12处群专结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以及实施10处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等。
《方案》指出,今年厦门市地质灾害仍将以崩塌、滑坡为主。具体来看,4月—10月是该市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月—6月的雨季及7月—9月的台风季为高易发期。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15日,厦门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5处,其中危险性、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处;全市应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的镇(街)、单位有10个,行政村(居委会)等有25个。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若新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经调查明确威胁范围、威胁对象后,将及时列入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清单。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厦门市将开展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如: 在全市开展“天上看、地上查、动态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识别,聚焦查找“隐患在哪里”,进一步掌握风险动态。《方案》指出,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的年度“三查”工作,开展村(居)、学校、房屋、旅游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医院、养老院、避灾安置点和公路、铁路、水利设施、通信设施、电力设施、市政设施,以及各类施工工地与临时工棚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防范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此外,针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处置,如一时不能排除的,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或者有关部门监控范围,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采取防范措施。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